醫學物理學會工作群報告-診斷組
TG-04_透視攝影及介入放射診療輻射安全
透視攝影及介入放射診療輻射安全
黃怡璇 1 ,廖彥朋 2 ,關婉君 3 ,蔡惠予 4 *,劉鶴齡 1,4*
1 林⼝⻑庚紀念醫院影像診療科部
2 ⾏政院衛⽣署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
3 辜公亮基⾦會和信治癌中⼼醫院醫學物理科
4 ⻑庚⼤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摘要
透視攝影及介入性放射診療於臨床上的應⽤⽇益增加,透視攝影及介入性放射診療與其他放 射診療程序相比,其可能造成之輻射劑量較⾼,進⽽對病⼈產⽣明顯之輻射⽣物效應,⼜因 ⼯作⼈員於檢查過程中可能在檢查室內,因此亦應特別重視⼯作⼈員的輻射防護。本報告的 ⽬的為提供相關⼯作⼈員完整之透視攝影及介入性放射診療輻射安全概念,經彙整相關文獻 與國際原⼦能總署輻射安全訓練教材後撰寫⽽成,內容分為四⼤主題:透視攝影設備簡介、 輻射劑量及輻射防護、輻射⽣物效應、與⼗項透視攝影及介入放射診療輻射安全操作原則, 及五項特殊注意事項,期能提供相關醫療從業⼈員做為透視攝影及介入性放射診療輻射安全 操作之參考依據。
期刊連結: 台灣醫學18卷3期,P345 – 354